鋁合金門窗中,常見的表面處理工藝大致有哪些?斷橋鋁型材門窗廠家接下來為大家分享:
一,電泳涂層工藝,是指在陽極氧化的基礎上,通過電泳的作用,在氧化膜上均勻覆蓋上一層水溶性丙烯酸漆膜,使型材表面形成陽極氧化膜和丙烯酸漆膜復合膜。手感光滑細膩,外觀鮮艷亮麗,除能生產原氧化著色的顏色的基礎上,能做出更多如白色及綠色等鮮艷色彩。
二,氟碳噴涂工藝,是指氟碳涂料為偏聚二氟乙烯。所以能具有保色度、抗大氣污染,其氟碳鍵是比較強的分子鍵之一優越于其聚合的分子結構。
三,木紋轉印工藝,是指木紋轉印作為在鋁型材表面復刻出各種木紋肌理的表面處理手段,木紋轉印后的產品表面有非常逼真的木紋處理效果,立體感強,更能體現木紋的自然感覺,抗褪色、耐蝕性、耐候性優良,是代替傳統木材的理想節能環保材料,符合當前倡導“以鋁代木”的綠色環保理念。
四,陽極氧化工藝,氧化是把基材作為陽極,置于電解液中進行電解,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層具有保護性的氧化膜。具有很強的耐候性、耐蝕性、硬度強,經陽極氧化后可進行電解著色,隨著色時間的增長,顏色由淺至深,可生產多種顏色。
五,靜電粉末噴涂工藝,用靜電噴粉設備把粉末涂料噴涂到工件的外表,在靜電作用下,粉末會均勻的吸附于工件外表,形成粉狀的涂層,粉狀涂層經過高溫烘烤流平固化,變成效果各異的涂層。噴涂效果在機械強度、附著力、耐腐蝕、耐老化等方面遠遠超過噴漆工藝。
模具加工存在加工偏差,擠壓出的型材壁厚與理論壁厚存在偏差,一般控制在0.05mm范圍內。擠壓速度對型材壁厚也有影響,速度快與速度慢壁厚相差約0.02mm。
按GB/T5237.1標準,型材翅壁壁厚高精級為±0.13mm(偏差區間0.26mm),超高精級為±0.09mm(偏差區間0.18mm)。模具從Z初上機的壁厚到超過標準的壁厚,此壁厚區間大小就是模具的使用壽命。如果區間小則模具使用壽命低,模具所生產型材數量少,生產廠家生產成本高。
型材合理的壁厚控制標準,要從模具設計、模具加工、擠壓生產多方面控制。而模具的壁厚偏差區間,超高精級是0.18mm,大多廠家可執行此標準。有的生產廠家可以控制在0.15mm之內,成本增加不會太多。如果控制在0.10mm之內(壁厚偏差為±0.05mm),生產廠家則將面臨成本挑戰。